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15)

时间:2014-05-12    阅读 110 次


  在爱中走向欢乐!任何生命都不应丧失!幸福的快乐!阿利路亚!

  这些话也就是他在这个世上的最后的话。那维系着不朽的魂灵的线断了,在黑暗的教堂里只躺着一具死去的躯体。风暴在教堂上面呼啸,飞沙在教堂四周旋舞。

  第二天是星期日,教徒们和神父走来做礼拜。通往教堂的路十分难走,几乎无法走过沙地。后来,在他们到达教堂的时候,一个大沙堆高高地堵在教堂门口。神父简短地念了一段祷词,说道,上帝已经把他的这所屋子关闭了,他们必须离开到别的地方为他另建一所新的。

  接着,他们唱了一首赞美诗,散开回家去了。

  在斯凯恩城或者在他们寻找过的沙丘之间,再找不到约恩。有人说,那澎湃的海浪涌到沙上,把他卷走了。

  他的躯体被埋葬在最大的石棺,那个教堂里面。上帝用风暴把沙子泼到这棺材上,沉沉的沙层堆在那里,现在还堆着。

  风沙把教堂宏伟的拱顶埋掉了(32),沙地山楂和野玫瑰在被埋的教堂上生长起来。旅游者现在可以走上去,一直到教堂钟塔那里。钟塔露出沙面,矗立着,俨然是坟冢上的一块宏伟的碑石,许多里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没有哪一位帝王的碑石会比它再宏伟的了!没有人打扰死者的安息,过去直到此前,或者现在都没有人知道这一点,风暴在沙冈之间对我们歌唱着它。

  题注这个故事里所讲的历史事件的情节是他于1859年6月至9月在日德兰半岛西北部游览时看到和听到的。

  丹麦的自然环境在大部分地方是优美的。树木成林,绿草成茵。城市似花园,乡间农作物生长茁壮。棕红或黑白花牛在牧草间悠闲自在地活动着。

  但是在日德兰半岛西北部情形却完全不是这样。这里终年狂风肆虐,北海的狂浪不断侵袭沿海一带。于是这里的近海的地方便自然形成连为一片的沙冈沙丘,沙冈有时高得就像小山一样。这个故事的自然环境就是这样的。

  ①指居住在毛里塔尼亚一带的西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世纪时,他们曾侵入西班牙。这里说的殿堂便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②南欧人的一种木板打击乐器。

  ③指上帝创世之初天堂中诱亚当、夏娃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的蛇。

  ④瑞典首都,从丹麦进入波罗的海去俄国彼得堡的途中要经过斯德哥尔摩。

  ⑤这是一首丹麦古老民歌的一段。这一段包括在1812年出版的《丹麦中世纪民歌选》中,原题是英国王子的船的遇难。本文以下所引的歌,都是这一段中的文字。

  ⑥这位国王生活在1749-1808年之间,1766年登基。

  ⑦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草,生长在沙地上,能起到固沙作用。丹麦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会了有意识地在沙滩上种植披碱草改良沙碱地。这种草使丹麦西北部的沙地大为改观。

  ⑧这一带海里,沙有时在离海岸一截的地方堆出水面,形成沙洲。过往船只很容易撞在海面下的沙上,或搁浅,或撞坏。

  ⑨这是丹麦西海岸最有名的沙冈区之一。

  ⑩北欧神话中的恶神。日德兰有民歌说:洛基的羊赶到那里,树林子也长到那里。参见《沼泽王的女儿》注20。

  ⑾乌尔伏在丹麦文中是狼。

  ⑿这是远古时代丹麦人的坟冢的遗址。

  ⒀北欧迷信中的海怪,具有人形的牛一样的生灵,世人须对它奉祭,它才不降灾给人。

  ⒁日德兰半岛最北端的一个小城。本文中不断提到的枝尖,在城的北面,是北大西洋与波罗的海交汇的地方。在枝尖往北望去,西边的海水是大西洋湛蓝的海水,东边的海水略略发黄,十分壮观。老斯凯恩或叫高地,或叫斯凯厄拉克,在斯凯恩西约两公里处。

  ⒂丹麦迷信,认为在裤缝里绣一个鸭嘴巴的人会受到姑娘们的喜欢。

  ⒃即安娜·玛格丽特·苏昂斯岱特(约1720-1794)是丹麦文学家布利克写过的女人。但安徒生这里讲的却与实情无关。

推荐阅读

小猴子照镜子(3)
小猴子照镜子(4)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