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汉字书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语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感情色彩】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结构】主谓式组合的复句式。
【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 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近义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押韵词】弊帷不弃、称心快意、薰莸异器、触禁犯忌、同心共济、街谭巷议、无立锥地、三征七辟、梭天摸地、时谈物议……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
成语辨析
【辨形】渔:不能写作“鱼”。
【辨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
相关推荐:
鹬蚌之争 渔人得利
鹬蚌之争 渔人得利-原文译文
鹬蚌之争 渔人得利-成语启示
关闭
点击浏览器 (菜单),再点击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起跑线”获取更多儿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