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tán hǔ sè biàn
【解 释】色:脸色。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
【正 音】色;不能读作“shǎi”。
【辨 形】 谈;不能写作“淡”。
【出 处】宋·程灏、程颐[1]《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
(翻译)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
【英 译】turn pale at the mention of the name of
【结 构】复句式
【用 法】用作贬义。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示 例】巴金《谈<寒夜>》:“它今天不再使人~了。”
【辨 析】“谈虎色变”与“闻风丧胆”
谈虎色变:一提到可怕的人或事,情绪就紧张起来,脸色都变了。
例句:西北的老百姓,提到年羹尧都是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恐惧到了极点。可做“打”“杀”一类词的补语。
例句1:花木兰的军队还未到达,闻风丧胆的柔然军就溃退了。
例句2:金兵被岳家军打得闻风丧胆。
【灯 谜】论灯谜青出于蓝
相关推荐:
谈虎色变
关闭
点击浏览器 (菜单),再点击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起跑线”获取更多儿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