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默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译文
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可以用这种方法隐蔽自己的形体”,于是就在树下仰起身子摘取树叶──螳螂窥伺蝉时使自己隐身的那枚树叶,来摘取它。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种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事件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解释
(1)楚人居贫的日子
(2),读《淮南子》
(3),得“螳螂伺
(4)蝉自障叶
(5)可以隐形
(6)”遂
(7)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8)。扫取数斗归,—一以叶自障
(9),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10)?”妻始时恒
(11)答言“见”,经日
(12),乃厌倦不堪,绐
(13)云“不见”。嘿然
(14)大喜,赍
(15)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16)吏
(17)遂缚诣
(18)县
(19)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相关推荐: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语资料
关闭
点击浏览器 (菜单),再点击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起跑线”获取更多儿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