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草除根-成语资料

时间:2014-05-07    阅读 8 次
    【解 释】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除草时要连根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彻底成事。

    【示 例】 李广田《银狐集·乡虎》:“又好像抱定了~的意思,说武爷的儿子就是第一个匪首。”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近义词】 剪草除根、削株掘根

    【反义词】 放虎归山、养痈贻患

    【歇后语】 园地里挖白菜

    【灯 谜】 旦

    斩草除根(打字一)谜底:日

    【成语故事】隐公六年,卫国与陈国联合伐郑,郑庄公请求陈桓公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两年后,郑国强大起来,派兵侵袭陈国,大败陈军,邻国坐视不救,纷纷议论这是陈国自讨苦吃,长期做恶的报应,对待恶事应该斩草除根,才能消除后患

    【近义词】斩草留根 示例:却说郑庄公闻公孙滑起兵前来侵伐,问计于群臣。公子吕曰:“斩草留根,逢春再发。”公孙滑逃死为幸,反兴卫师。——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相关推荐:

斩草除根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