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选自《礼记·檀弓下》
原文注释
1、大饥:饥荒很严重。
2、黔敖:人名,春秋时齐国的富商。为食:摆放食物。
3、食(sì):同“饲”拿饭给人吃。
4、于:在
5、蒙袂(mè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
6、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辑:拖着不使脱落。
7、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8、奉:同“捧”,端着。
9、执:拿着。
10、嗟:喂,叹词,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11、扬其目:瞪着他的眼睛。
12、予(yǘ):代词,“我”。
13、唯:连词,“因为”。
14、嗟来之食:带有不敬意味的施舍。
15、斯:此,这种地步。
16、从:于是。
17、谢:道歉。
18、终:最后。
19、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
20、微与:不必这样啊。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21、从而谢焉:(黔敖)赶上去向他道歉。
原文今译
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在路边摆放食物,用来施舍给经过的饥饿的人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傲慢地说道:“喂!来吃吧!”饥民抬起头瞪大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饿成这个样子的!”尽管黔敖向他道歉,但最后这个人还是不肯吃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后来也道歉了,也该去吃一点”
相关推荐: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词汇信息
关闭
点击浏览器 (菜单),再点击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起跑线”获取更多儿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