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以民为本-成语资料

时间:2014-07-12    阅读 3 次
  词 目 邦以民为本

  发 音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释 义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示 例 ~,鱼饥费香饵。★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出 处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

  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与“君”相对。“以民为本”,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在唐朝以前,只有“以民为本”,没有“以人为本”。 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避皇帝的讳,“世”改称“代”,“民”改称“人”。于是,“以民为本”就成了“以人为本”。但在唐朝,意思并没有变。,“以民为本”针对的是君主,“以人为本”比较的是人和物。

推荐阅读

门无杂宾-成语资料
朽木粪墙-成语资料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