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胸有成竹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比喻: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解释: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结构:主谓式
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心中有数
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猜灯谜:个个记在心【歇后语】心口窝生笋子
示例:◎革命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衬出在严重态势下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画竹要求落笔之先,成语“胸有成竹”的意思就是指作者画前要有充分的谋划,不要想一笔,画一笔,勉强凑成。
◎胸有成竹,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动手作画之前,应先在心里构思出要描绘的完整的形象,当审美意象在胸中孕育成熟,呼之欲出时,必须抓时机“振笔直逐”。
◎唯有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完全自发地、胸有成竹地玩弄绘画技巧,像魔术师似不断变幻招数,画出无数杰作。
◎胸有成竹者自然对竹子认识深刻,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
相关推荐: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原文译文
关闭
点击浏览器 (菜单),再点击 (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起跑线”获取更多儿歌资源